諾鄧火腿
對一個匆匆的行者來說,理解大理是困難的。大理的古老、醇美、諧和、快樂,隨處看得見摸得著。大理人很滿意這樣一句話,行走大理,誰也無法預知什么樣的情形會在日后的夢里縈回得更久一點。
《舌尖上的中國》只用短短幾分鐘,便讓諾鄧風靡全國。然而我知道諾鄧,遠在很多年前,只是云南離我那么遠,所以一直等到現在,我才有機會來探訪它。
一部《舌尖上的中國》讓諾鄧火腿火便了大江南北,來這里一定要嘗嘗。
數百年前,諾鄧由于區位的優勢以及自身的優質鹽礦資源,也可以說當時的諾鄧是因鹽業而發展起來的人群聚落,那時的先輩們長期以煮鹽為生,加之馬幫的興旺,繁榮必然,曾一度是滇西地區的經濟重鎮。
大理州云龍縣的諾鄧村因為舌尖上的中國而名聲大噪,這個位于一片向陽的山坡上的石頭村子,如今也是遍地客棧了。
諾鄧小鎮,在歷史上赫赫有名,鹽馬古道上商貿中心,因為食鹽的緣故,諾鄧名揚四方,但隨著技術的發展,食鹽也不再是貴重物品,諾鄧也漸漸消隱在人們的視線中。
厚蛋燒:用做蛋皮剩余的蛋液做的。1 在平底鍋里刷一層油,放幾勺蛋液,鋪滿鍋。2 蛋液表面還未完全凝固時,從前往后把蛋皮卷起來,再把蛋卷推到前邊。3 繼續倒入蛋液,重復2的動作。
“千年等一腿”,這句話一語道出了諾鄧火腿這一美味的來之不易。諾鄧火腿之所以好吃,不僅僅是受《舌尖上的中國》節目的“蝴蝶效應”影響,更多的是其獨有的材料和腌制方法。
“我從遠方來,跟你一起嗨”!每期節目中,兩名鬼馬活潑、多才多藝的外國友人將接受中國朋友的邀請上門做客,與大家庭成員同吃同住,深度體驗當地風土人情。
6月3日,云龍縣諾鄧古村中,一小伙正準備品嘗舌尖上的美食——諾鄧火腿時被警察蜀黍帶走了。